一、手法诊断、手法治疗
手法诊断:很少借助仪器设备,一般通过因势利导的轻轻触摸,听其伤处极细微的声响变化;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;感受手上部位的寒热程度;再用手指的力度和敏感,综合判断。
手法治疗:拽离而后合,推就复位,扭正,整复错缝,理顺筋络,断骨复续,陷骨复起,突骨复平,碎骨复整,脱臼复回等等。
二、手法特点:“稳、准、轻、快”四原则和“两轻一重”分步法
(1)稳:诊治稳而有力、稳而不僵、指触于处、巧生于内、手随心动,法自手出。
(2)准:诊治时要排除患者自述的不准确性,进行多点检查,透过现象看本质,按其体相作出准确判断。
(3)轻:诊断时手法一定要轻,避免浅层组织损伤,消除病人紧张情绪,协调医患配合,但必要时在轻的基础上加大力度,可恰如其分地“重”,但重中有巧、重后转轻(即“两轻一重”的分步法)。
(4)快:望闻问触四诊准确诊断后或采用“摸、接、端、提、拉、扳、拨、按、摩、压”;或采用“顶、挤、蹬、揉、捏、松解、点穴、捧拢、复贴、旋转、推拿”;或采用“摇摆、挂、牵引、分离、叩击打”等罗氏正骨法。这些手法都要求极为快捷、准确地复位整合。
三、施治时“三兼治”的理念:正骨、正筋、正肌肉
(1)正骨:矫正断骨、错位合拢还原位;
(2)正筋:拨正或复贴游离、浮起、扭转、出槽的筋腱;
(3)正筋肉:并拢损伤后分离、肿胀浮起的肌肉。
三兼治,在治疗上完善了手法的作用。在三者之间的关系上,如还纳组织的归位,对愈后确保功能,创造了有利条件,同时也改变了只管骨折,不顾软组织功能障碍的缺欠。三者同时治疗,能缩短愈合日期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。
四、“四个步骤”和“罗氏膏药”
四个步骤:先手法整复、后包扎固定、继正骨用药、续功能锻炼。
罗氏膏药:2号贴药;1号、4号洗药对治疗骨伤、软组织挫伤疗效显著,获得传统医学新产品金奖。
1994年罗氏正骨手法相关论文荣获国际传统医学论文金杯三等奖。